10月22日上午,塞外山城張家口風和日麗、天高云淡,位于張家口市宣化區的張家口壓氣站成功開閥通氣,標志著國家管網集團保冬奧用氣陜京四線張家口天然氣管道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各支線將陸續建成投產。
據介紹,該項目群是張家口市“氣代煤”工程的保障措施之一,也是惠及民生福祉的重點工程,對進一步提升張家口地區清潔用能水平、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踐行“綠色辦奧”理念具有重要意義,被譽為張家口市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點、保障冬奧會的支撐點。
項目群由6條支線組成,總長度164.3公里,沿線設置分輸站場及閥室19座,設計年輸氣量32億立方米。該項目群全部投產后,供氣可覆蓋張家口地區及冬奧會所有運動員駐地及場館,每日可向張家口地區輸送近900萬立方米天然氣,惠及張家口市約22萬戶家庭。其中,位于壩下河谷地區的陜京四線應張聯絡線于日前成功進氣投產。另外,陜京四線懷來支線、下花園(含涿鹿)支線和懷安支線也將于近期陸續投產。
這是一場事關安全、環保、質量、速度的硬仗。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建設運維單位,始終以“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為責任使命。自今年8月10日打響項目焊接第一“槍”開始,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瞄準工期目標,積極克服降雨頻繁、疫情反復等困難,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于日前圓滿完成第一階段投產任務。
據了解,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有限公司是1991年國家為治理首都大氣污染和申辦奧運創造條件的先行者,其運營的陜京管道被譽為“首都供氣生命線”。公司成立三十年來,累計輸送商品天然氣4800億立方方,供氣覆蓋三省兩市一區,保障了沿線70多座城市、1000多家大中型企業及1.2億居民用氣需求,可替代標煤6.3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7億噸、二氧化硫排放50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465萬噸。
(來源:河北新聞網)